课程理念的更新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为推动新课程理念深入理解、推进课程标准落地实施、打造“教一学一评”一致性课堂模型,省教科院策划了以“大单元教学设计” 为主题的系列培训工作,目的是助推全面建设达标课堂、培育教学改革种子教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柴里矿区学校小学部教研室认真规划统筹,采取学段、学科集中培训的形式,各学科参与培训的人员以教科室、教导处人员、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为主,提高参与此次“山东省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教研员系列培训活动”的参与率。参会人员及时到会,签到,做好记录。
2023年3月9日到11日,王少非教授开展了“课堂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的专题培训。王教授指出,课堂评价不能简单等同于课堂教学评价,后者指的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前者关注的则是学生学习。因此,课堂评价本质上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来调整教学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实施的考试、测验、作业批改、课堂提问,甚至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观察等都包含在课堂评价之中。此外,王教授总结出课堂评价两大功能,即情绪动力功能和增强认知功能。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中,教师们应该侧重于课堂评价的认知功能,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了解自身与目标的差距,从而使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学习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王教授引入了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总结了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五大基本框架。其一,确定清晰的评价目标,以推动达成预期;其二,设计适当的评价工具,并讲求每种工具的适用性;其三,持续实施评价,确保评价的长久性和有效性;其四,正确解释评价结果,应采用标准参照和个体内差异参照相结合的解释方式;其五,正确运用评价结果,不仅用于作出判断,更用于反馈信息。此外,王教授还强调,任何评价最终都是通过学生来发挥作用,因此相比于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是重中之重。王教授对于课堂评价策略的总结,构建了一个精准教学的框架,这对于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富有启迪意义。
本次研修培训活动,推进了义务教育课程在我省的贯彻实施,提升了我省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质量,老师们对课堂评价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在未来,我校教师定会保持匠心赋能的状态,深研学科核心素养,深钻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积极行动、不断探索,扎实有效落实课堂评价的大观念大转变。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